<menuitem id="tzjzt"></menuitem>
    <output id="tzjzt"></output>
    <video id="tzjzt"><delect id="tzjzt"></delect></video>

      <nobr id="tzjzt"><listing id="tzjzt"></listing></nobr>
      <video id="tzjzt"><listing id="tzjzt"></listing></video>
      <output id="tzjzt"></output>
      <output id="tzjzt"><delect id="tzjzt"><pre id="tzjzt"></pre></delect></output>

        <big id="tzjzt"><listing id="tzjzt"><del id="tzjzt"></del></listing></big>

        <menuitem id="tzjzt"><delect id="tzjzt"><pre id="tzjzt"></pre></delect></menuitem>

        <big id="tzjzt"></big>

        <output id="tzjzt"></output>

          深圳會計指導中心

           

          財稅法規

          會計課程

          聯系我們 會計QQ群
          深圳會計1(506031226)
          136人 | 2005-10-17 創建
          深圳會計2(506031226)
          102人 | 2005-11-11 創建
          深圳會計3(506031226)
          102人 | 2005-11-11 創建
          深圳會計4(506031226)
          102人 | 2005-11-11 創建
          深圳會計5(506031226)
          102人 | 2005-11-11 創建

          如何界定其他綜合收益的列報條件和內容?

          其他綜合收益是所有者權益要素,是由企業與非業主方面進行的交易或發生的其他事項和情況所引起的,當期不計入凈損益但未來會影響損益的利得和損失。

          其他綜合收益雖然列報在利潤表中,但屬于所有者權益要素。

          一、綜合收益內涵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反映企業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反映企業凈利潤與其他綜合收益的合計金額;企業應當在附注中詳細披露“其他綜合收益”各項目及其所得稅影響,以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當期轉入損益”的金額等信息。

          二、其他綜合收益的內涵和列報條件

          在我國現行會計準則規定下,“其他綜合收益”是指報告期內滿足所有者權益確認和計量條件、能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由企業與非業主方面進行交易或發生其他事項和情況所產生的、當期不確認為損益,但未來影響損益的利得和損失。其列報條件包括:

          1.列報為“其他綜合收益”的項目必須滿足所有者權益要素的定義及其確認和計量標準。

          2.列報為“其他綜合收益”的項目是由企業與非業主方面進行的交易,或發生的其他事項和情況所引起的。企業與業主間的交易包括所有者投入資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潤,這些交易形成的權益變動額,不能反映真正意義上的資本的保值增值,不屬于收益的范疇。其中,向所有者分配的現金股利或利潤通過“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科目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在會計科目“實收資本(或股本)”和“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里核算;并且按確認的時間不同,所有者投入資本還可分為當期一次性完成和分階段實現兩類:

          1)當期一次性完成。所有者投入資本,在當期確認后計入“實收資本(或股本)”等科目。賬務處理為:借記“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等科目,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和“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等科目。這部分所有者投入資本所導致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不屬于“其他綜合收益”的范疇。

          2)分階段實現。這類業務初始發生時,交易對方只是企業潛在的所有者,交易的結果是他們擁有了在未來某個時點或某段時期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企業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相關具體會計準則要求確定的金額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行權時這部分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等。這種所有者投資分階段實現的情況下初始確認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部分,不能作為其他綜合收益的列報內容。

          3.列報為其他綜合收益的項目當期不計入凈損益,但未來會影響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反映的是企業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各項利得和損失,但是隨著交易或事項的不斷發生,這些利得和損失會形成未來的損益。

          三、其他綜合收益列報的內容及核算

          “其他綜合收益”列報的內容及賬務處理方法: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晒┏鍪劢鹑谫Y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若是損失,則做相反分錄。

          2.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形成的利得和損失。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將折算后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對于發生的匯兌收益,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若是匯兌損失,做相反分錄。

          3.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形成的利得和損失。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單位按其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或貸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貸記(或借記)“其他綜合收益”。處置該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將與所出售股權相對應的部分在處置時自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科目。

          4.存貨或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形成的利得和損失。企業將作為存貨或自用的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應按該項房地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在轉換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5.金融資產的重分類形成的利得和損失。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重分類日,該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將其轉出,計入“資產減值損失”或“投資收益”等科目。

          6.套期保值(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損失。資產負債表日,滿足運用套期會計方法條件的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產生的利得,屬于有效套期的,應按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借記“套期工具”科目,貸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若是損失,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7.與計入所有者權益項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所形成的利得和損失。與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貸記(或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科目。企業在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后,資產負債表日,預計未來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按原已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中應減記的金額,借記“其他綜合收益”等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

          下列不屬于其他綜合收益的列報內容,但事實并非如此:

          1.股份支付所形成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不能作為其他綜合收益列報。企業根據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授予職工或其他方的權益工具,應按確定的金額記入“管理費用”等科目,同時增加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行權日,按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計算確定的金額,將其從“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轉入“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等科目。

          2.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所形成的所有者權益變動不能作為其他綜合收益列報。企業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先將其中的負債部分和權益部分進行分拆,前者被計入“應付債券”科目,后者被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行權日,原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的金額會轉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深圳會計培訓,會計培訓深圳,深圳會計,會計培訓,深圳會計實操培訓,深圳會計實務培訓,深圳納稅實務培訓,深圳會計做賬培訓,深圳EXCEL培訓,深圳手工做賬培訓,深圳電腦做賬培訓,深圳出納培訓,出口退稅培訓,深圳外貿出口退稅培訓,深圳生產企業免抵退

          版權所有? 2004-2010 QQ:1291310315: 粵ICP備09133461號 統計

          .

          客服
          QQ招生一線
          QQ招生二線
          QQ招生三線
          QQ學員服務
          QQ代辦企業證件
          QQ代理出口退稅
          QQ審計驗資合作
           0755-83646677
           13923746996
           13798325967
          客服
          国产色
            <menuitem id="tzjzt"></menuitem>
            <output id="tzjzt"></output>
            <video id="tzjzt"><delect id="tzjzt"></delect></video>

              <nobr id="tzjzt"><listing id="tzjzt"></listing></nobr>
              <video id="tzjzt"><listing id="tzjzt"></listing></video>
              <output id="tzjzt"></output>
              <output id="tzjzt"><delect id="tzjzt"><pre id="tzjzt"></pre></delect></output>

                <big id="tzjzt"><listing id="tzjzt"><del id="tzjzt"></del></listing></big>

                <menuitem id="tzjzt"><delect id="tzjzt"><pre id="tzjzt"></pre></delect></menuitem>

                <big id="tzjzt"></big>

                <output id="tzjzt"></output>